HQU News

华大新闻

华大新闻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华侨大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建设,需要学校管理者、广大学者高度重视这项事业、共同推进这项事业。”5月22日下午,校长贾益民在推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座谈会上指出。 

    会议学习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全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建设推进会”以及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工委、省社科联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理论基础建设的意见》等有关精神,并部署我校的落实方案。贾益民出席并讲话,副校长曾路主持座谈会。

    贾益民表示,中共中央印发的《意见》强调了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出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指出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建设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等,这对我校推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贾益民要求,全校要深刻领会《意见》的精神实质,贯彻和落实有关部署、要求。

    贾益民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首要特色和优势,就在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和灵魂。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贾益民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理论建设,前提在于高校学科管理者、教学科研工作者要真学、真信、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航作用、支撑作用,积极探索、大力推进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协同创新;关键在于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落脚点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立足侨校的实际和特色开展工作。

    贾益民指出,推进华侨大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理论基础建设,我们有八大目标:一是巩固与发展我校马克思主义学科整体实力;二是优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结构,加快构建具有侨校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三是强化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贴近实际,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四是建立和完善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是提升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六是打造新兴交叉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基地;七是实施“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巩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地位;八是加强智库建设,打造侨校特色新型智库。

    为实现这八大目标,贾益民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必须优化我校的学科建设方案;必须更加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巨大价值和基础作用,实施“经典著作阅读工程”;必须在人才引进机制和培养机制,在职称聘任、考评机制、奖励机制方面予以优化,发挥制度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必须设立培育基金,充分发挥科研基金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必须强化团队建设,推进实施“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必须加快构建具有侨校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巩固我校涉侨研究和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优势。  

    “我校要抓住时代机遇,实现华侨大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跨越式发展。”贾益民希望通过此次座谈会,各单位进一步明确任务和目标,共同加快构建具有侨校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

    座谈会在厦门校区举行。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单位教师代表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新闻学、法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和发展实际,就如何贯彻落实两份《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社会科学研究处、宣传部、发展规划处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贾益民讲话

曾路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