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QU News

华大新闻

华大新闻

    编者按:去年,我校印发的《华侨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校风建设的重中之重。今年是学校“学风建设年”,围绕学风建设,各学院有何深入的思考?有哪些奇思妙招?华侨大学报推出学风建设系列报道,介绍各学院塑造良好学风的措施与成效。

   

    2014至2017年,建筑学院学生在全国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举办的作业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了诸多奖项。个别专业甚至在连续4个年度统计的累积学生获奖总份数、获奖等级等指标上,不亚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同专业顶尖的老八校。今年10月,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颁发了2017年度“绿色精英奖”,建筑学院2015届校友、24岁的谢林君,成为今年唯一获奖的中国学者,同时也是今年全球最年轻的获奖者。该奖项为年轻的研究人员提供交流平台,在世界范围内就“对绿色概念的理解”和“如何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进行分享交流。

    “得知我们的学生取得这样的成绩,对学院的老师和同学都是巨大的鼓舞。”建筑学院院长助理杨思声向记者介绍,“建筑学院的学生对专业的热情都很高。该院的专业都是设计实践类的,且相互联系很紧密,学生为了设计上的追求,往往在课外狠下功夫。这也形成了建筑学院充满激情和活力的专业学习氛围。”

    “设计实践教学,在建筑学院的专业教学中是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学院的一大特点。”杨思声介绍,建筑学院专业核心课程都是设计课,均为小组教学,一位老师指导几名或是十几名学生。每次上课时,同学们把课外完成的设计图作业带到课堂,由指导老师“手把手”地纠错、调整。除了对作业的细节指导,老师也非常注重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此锻炼同学们在设计实践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同学们的设计作业强度大、要求高,往往课外要花2-3周的时间才完成设计图的绘制,在课堂上接受指导老师‘辅导’与‘评图’就显得尤为重要”,杨思声表示,虽然是小组教学,但在课堂上,老师很多时候采取的是一对一的授课方式,针对每一个学生的问题讲细、讲透。

    在建筑学院,以师徒制的教学模式为主导,学生时常参与到导师的社会实践项目或课题中。在低年级,学生可以协助调研的工作,重点在打好基础,加强认识;到了高年级,不少学生就可以真正参与到实践项目之中了。面向地方,建筑学院与社会机构搭建各类实践平台、社区工作坊,把作业融入服务地方或社会的课题之中;在境外交流方面,我国台湾地区与日本是建筑学院对外交流的两个主要方向。“2014至2017年,建筑学院学生前往台湾交流学习累计达116人次,前往日本交流学习累计达24人次。”杨思声说。境外的学习经历往往对学生开拓视野、提升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那些在境外经指导或合作完成的课程作业,回校往往能获得颇有分量的大奖。近年来,建筑学院部分台湾籍教师指导学生面向台湾当地的议题,作了许多成功的课题探索。其中,课题《台湾的大学夜市有机生长调研》就曾获得全国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竞赛一等奖。

    “建筑学专业学的就是实践,解决的是实际问题。”建筑学院党委书记高炳亮介绍,目前,建筑学院在新生入学阶段,便会安排现场专业教学——例如建筑学专业前往福建的土楼建筑群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建筑结构和当地生活,真正理解遗产的价值。而在专业教学方面,建筑学院也进一步结合国家发展转型时期的特点,针对时代更迭中老城区、乡村规划与城市建筑格局的变化开展教学改革,不再一味培养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增添了一种对人文历史的关怀。

    “我们的学生对专业实践有一种天然的热爱。”高炳亮表示,从近年来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服务地方、对外交流的表现以及相关单位的反馈可以看出,同学们面对现实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十分具有活力。“学院也正不断地通过教学改革、课程调整、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努力,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实践需求。”高炳亮说。

    在建筑学院办公楼的中庭,是摆放优秀学生作品的展区。每过一段时间,学院都会将好的作品通过展览、讲座、作品集等方式传递给学生,让新老同学增进交流。而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学子,就是从这一件件自己或他人的作品中走向社会,走到国际。“建筑学院的学风可以概括为热情、活力、传承——对专业的热情,实践中的活力,设计理念的传承。”高炳亮说,“专业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我们也会让这种热情和活力持续发扬下去。”

   (原载于2017年12月5日第896期《华侨大学报》

 

(值班编辑:温雅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