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QU News

华大新闻

华大新闻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大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第一动力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这实际上是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关于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选择何种模式的重大问题。那么,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驱动发展观有何新内容?如何能够更好地支撑起这一发展模式?笔者结合对十九大报告的深入学习,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新时代”——基于经济发展角度的理解

  “新时代”意味着什么?从经济发展角度而言,首先意味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特别是经济发展大而不强、大而不优,要素驱动力明显减弱,新动能还未全面接续,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其次,也意味着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符合我国客观实际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战略目标。第三,意味着只有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充分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才能加速向主要依靠以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为特征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在我国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实现一个根本性变化,为解决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社会主要矛盾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新时代背景下的战略支撑

  要落实和践行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驱动发展观,就必须要有坚定的领导、正确的目标导向和坚定的改革信念作为战略支撑。

    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领导,就是新时代背景下最坚实的依靠。

    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自古以来,无数次验证了这个真理——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三是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正如梁启超所言,“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改革的内在哲学就是“变与不变”。改变的是体制和机制,不变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稳准原则,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是一场‘大戏’,是一场‘硬仗’。任何‘等一等’的态度、‘看着办’的标准、‘过得去’的作风,只会损害改革,贻误改革。”十九大代表、河南省省长陈润儿如是说,“面对各种困难,不能等着‘给答案’,而要主动‘解方程’”。

新时代背景下的战略力量

  世界发展史已经表明了这样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科技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发展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就转向哪里,现代化高潮就兴起在哪里。这就是说,践行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驱动发展观还需要依靠科技创新这一战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表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他在十九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特别是从战略高度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为新时代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事实证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的生产力。

新时代背景下的战略人才

  创新驱动本质上就是人才驱动,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我国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方面还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领军人才和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等问题。面对这一难题,首先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其次,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完成以上目标,一是推进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二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和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三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人才队伍;四是继续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面向全球引进首席科学家等高层次创新人才,实现精准引进;五是大力推进创新教育,提升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总的来讲,其主要目标就是要为人才提供一个发挥才能的空间,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原载于2017年12月19日第898期《华侨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