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QU News

华大新闻

华大新闻

    “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我国旅游业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华侨大学旅游学院以此为契机,通过深入推进以“国际化”“科教融合”“实践型”“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满足现代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实现“三创、双赢、三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创新、创业、创意”“校企一家,产学互哺”“国际化、职业化、信息化”。

行业发展对人才提出新要求

    我国旅游业已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前沿,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幸福产业。全域旅游、公厕革命、旅游新业态等行业迅猛发展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旅游人才的需求结构、知识结构、素质评价也出现了新变化。

    需求结构方面,传统的标准化、程式化服务人才让位于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策划能力的新型旅游活动的组织型、领导型人才。知识结构则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特征:一方面,具有较扎实的旅游管理理论与方法知识,掌握国内外旅游发展趋势及旅游业经营管理的专业知识成为对从业人员提出的新标准;另一方面,企业大量需求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文献,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并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营销等技能的人才。

    未来,旅游业需求的必然是多学科融合、以管理知识和设计能力结合为特色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呈现新趋势

  在高等教育领域,旅游学科也出现了多元化、国际化培养的新理念,自助可选课程、全程覆盖式培养等新的人才培养方式陆续涌现。

    在培养目标上,不少高校已从培养传统的程式化、操作型旅游人才转变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实践型、管理型人才,要求学生既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具备契合行业和地方需求的实践能力。

    由此,突出通识教育和实践教育,构建梯形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课比重,丰富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的形式,将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对接,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成为不少学校旅游学科的选择。另外,依托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资源平台,服务旅游学科建设和旅游全球化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全英师资教学水平,推动校内合作、校际合作与国际合作也已经蔚然成风。

    本科教学的难点在课堂教学。今后一段时间,借助互联网技术开拓优质网络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全球优质旅游课程是一个新的趋势。多形式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具备更多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其更好地融入企业文化,也有助于旅游教学与职业标准进一步对接,使较为枯燥的职业标准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

    新一轮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重点考察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促进高校建立招生、教学、就业等全过程的人才培养闭环系统。这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就旅游学科而言,这样做一方面能够高质量监控、评价旅游类学生教学过程与人才质量,及时调整、整合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将有利于建设校外基地、整合校友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建立从入学到就业的全程覆盖式培养体系,将是未来一段时间高校旅游专业建设的重点。   

华大提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探索

    2018年6月,旅游学院在接受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之后,在国际化旅游人才认证、课程资源体系建设、实践环节完善、科教有机融合等方面加强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努力培养高质量的旅游管理人才。

    2017年9月,旅游学院正式启动世界旅游组织(UNWTO)旅游人才质量认证,目前已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旅游规划管理)三个专业同时申请专业认证。通过国际旅游人才认证,将进一步明晰“以人为本”的旅游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学院扎实推进旅游过程监控体系,拓展境外实践基地,强化全英教学,培养适应全球化发展,特别是我国出境旅游蓬勃发展的国际旅游管理人才。

    依托实践平台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是旅游学院一直努力的方向。首先,利用高层次多元化的实践平台,探索虚实结合、岗位实习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利用两个国家级旅游教学示范中心开展虚实结合的教学项目;其次,细化梯形实践教学管理,在不同学习阶段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层层递进,使学生能够按照既定步骤和要求,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再次,探索现代师徒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现代工匠精神。

    科教融合,以科研反哺教学是当前和今后工作的一大重点。学校组建了教学团队,利用学院10个省部级等科研平台、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大型校外实践基地,开展研究型课程实验;实施案例教学改革,即将科研优势转变为教学优势,对行业管理实际进行理论总结,出版案例教学库。另外,顶岗型生产实习将逐渐向研究型-顶岗型生产实习转变,在实践教学的场所、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科教融合的多种尝试。

    (原载于2018年7月17日第923期《华侨大学报》)

 

(值班编辑:温雅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