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QU News

华大新闻

华大新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提高资助育人的有效性和针对性,8月1日至7日,“承志前行 情暖天山”辅导员暑期家访团一行4人走进新疆,从祖国的东南到西北,纵越天山南北,行程超过10000公里,对乌鲁木齐、吐鲁番、阿克苏3市7县(区)的8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家访。

为爱打开一扇窗

    新疆地域辽阔,家访团乘坐火车约11小时,汽车近20小时,最早凌晨5点抵达目的地,最晚午夜12点才返回住处,可以说“不是在家访,就在去家访的路上”。而这,为的是打开一扇窗,更加真切、全面地了解少数民族同学们的成长、教育环境,传达学校的关心和问候。

    每走访一个学生家庭,家访团老师都会介绍学校的办学和发展情况、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政策等,认真了解受访学生的家庭情况,客观反馈学生在校表现,鼓励、引导学生,听取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家访团还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精心准备了“致家长的一封信”以及励志书籍。

    不远万里的家访,让家长们既意外又感动。有的学生早早就到汽车站迎接老师,有的受访家庭亲朋好友知道了都主动过来,每家每户都用他们最真诚而热情的方式欢迎家访老师。阿依努尔(化名)的母亲说:“平时听小孩说,学校和老师对他们都非常照顾,没想到老师会过来家访,遇到这么负责的老师,让我们很放心。”

    家访团还走访了当地乡政府、驻村工作队,沟通学生帮扶和思想教育等工作。在阿克苏比西巴格乡,乡干部主动到学生家中参与家访,乡政府、乡教育工委领导会见家访团,表示高度重视到省外就读的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会尽可能的争取资源,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见证平凡的感动

    家访中,家访团老师最大的感受是:知道同学们家庭困难,但实地家访后,困难程度却仍然出乎意料。古力娜扎(化名)现在和70多岁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平时家庭生活费用主要依靠最低生活保障。令人感动的是,古力娜扎小学时的校长,在她毕业后仍然一直坚持关心和帮助她,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看待,不但经济上给予帮助,还经常到家里照顾她的奶奶。校长的爱心,让人温暖,给人希望和力量,支撑着这个家,让我们可以看到古力娜扎脸上自信、幸福的笑容。

    尽管条件艰苦,我校学子仍展现出积极阳光、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巴哈古丽(化名)出生于农民家庭,父亲2007年查出糖尿病,近期病情恶化导致瘫痪,为给父亲治病家里已经想尽办法,并且变卖了土地。家访团老师亲眼目睹了巴哈古丽父亲忍受病痛的煎熬,奶奶在家访时多次落泪,哥哥辛勤奔波支撑着一家,然而一家人的勤劳、善良和乐观却感染着每一位老师。

民族团结一家亲

    在家访中,家访团老师深切地感受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古丽米娜(化名)的父亲已经驻村入户两年,一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家,母亲也要经常下乡。弟弟上高三,家里也照顾不上。古丽米娜却很清楚,父母所做的工作非常重要,是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回家后主动承担家里的事务。

    此外,同学们还响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号召,积极“发声亮剑”,有的深入中小学开展义务支教,提高当地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的积极参加慰问活动和政策宣讲。同学们用自己的行动,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学们表示,将不辜负学校的期望,继续努力学习,用更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人、回报社会,也会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将这份感恩传递下去,建设美丽富饶的新疆。

    据悉,我校两校区现有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83名,分布在10个学院、20个专业。学校历来高度关心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成长和发展,并在今年招聘配备2名专职辅导员。此次“承志前行 情暖天山”家访之行,不仅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受访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宣传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而且搭建起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良好沟通平台,形成了学校、家庭育人的合力。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瓦热斯表示,“培养民族学生,只有用心用情才能做好,首先是用心,要用爱心、真心、细心;其次是用情,要讲党的恩情、民族情、亲情。这次的家访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家访团在吐鲁番开展家访

家访团在乌鲁木齐开展家访

家访团走访阿克苏比西巴格乡乡政府

家访团走访阿克苏苏盖特艾日克村驻村工作队


(值班编辑:孟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