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QU News

华大新闻

华大新闻

李锦成课下为学生答疑

    高等数学,可能是不少同学害怕的科目。但数学科学学院高数老师李锦成,却是“学生最喜爱的教师”。

  见到李锦成是在他的办公室。短寸头,带个薄框眼镜,一件白色衬衫,外披黑色外套,简单、干练。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中,他的手不自觉地在胸前“上下挥舞”,讲话中气十足、铿锵有力,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他评价最多的一个词——“激情”。

  李锦成在华大从事公共数学课程的教学近20年,目前是厦门校区公共数学教学分部负责人。近三年来,他主要承担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工作。

  课堂上,李锦成声音洪亮,学生坐在后排也不必担心听不清;他的肢体语言丰富,频频“出手”,伸手、抬手、举手、挥手……学生直呼“很可爱”“有意思”,甚至拍下这些动作做成表情包;他会精心设计几个兴奋点,或是提问或是短笑话,在合适的时间“抛出去”,再把学生“收回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他还会细心地引导和带领学生一步步推导公式,板书写了擦、擦了写,一节课下来身上都是粉笔灰……“在李老师的课上,你能感受到一种激情。老师对数学的热爱以及对教学全身心的投入,让我们的学习劲更足。”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学生易可说,李老师的课大家都抢着坐前排,很少有同学旷课或者打瞌睡。

  “李老师是我遇到的最认真写板书的老师。”同样来自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的李天霖说,“通过板书,老师带领我们一步步地推导公式,思路清晰,浅显易懂。他让我们明白,数学并不那么高深莫测、枯燥无味,而是十分有趣的”。

  “学好数学关键要有兴趣,能体会到其乐趣。”从事了近20年数学教学的李锦成希望尽力引导和带领学生演绎、推导数学的定理、定义,将复杂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感受“数学之美”。

  课后指导学生,李锦成同样富有激情。课间,他很少去教师休息室,而是留在教室与学生交流。下课后,他不会匆匆离开教室,而是习惯性留下来,看看学生是否有疑问,结果常常被学生“包围”。易可曾多次向李老师请教,“请教的同学很多,常常下课半小时了还在继续。李老师依然呆在教室,特别耐心地为我们答疑,直至我们弄懂。”

  “你们有问题随时都可以联系我,我24小时开机。”打开李锦成手机上的QQ和微信聊天记录,满满的都是他与学生交流以及答疑的信息。

  但是,李锦成并不是什么问题都回答。学生若问些只需稍微动脑或者看书就能理解掌握的基础问题,不仅不会得到解答,甚至可能还会“挨骂”。“不能纵容懒惰、老想依赖别人的行为。”李锦成做事很有原则,该严厉时严厉,该宽松时宽松。

  他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要求特别严厉,平时与学生相处则又十分随和。

  “当老师要有一股‘叮’劲,不仅要‘叮’学生的学习,还要‘叮’学生的思想”。对学生的作业或者试卷,李锦成都会认真地用红笔批改。同时,他也会关注学生的生活、思想动态。曾有一位同学特别热爱街舞,但因沉迷于在外演出,荒废了学业,高数期末考试几乎交白卷,还有也有几门课程也挂科了。李锦成便约谈该生,了解他的情况后,耐心地跟他分析了街舞爱好与完成学业的关系等,并鼓励他“街舞这么难你都跳这么好,数学肯定能学好”。该生很快就重修通过高数课程,其他课程也都补上,最终顺利毕业。至今,这位学生都特别感激李锦成,“没有李老师的点醒,可能都毕业不了了”。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近年来,李锦成还和同事们花费心思,发现和挑选一些好的“苗子”参加数学相关竞赛。2018年3月,李锦成带队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陈谱陆、黄天旭两位同学双双夺得非数学专业组一等奖,创造了华大参加该项赛事的最好成绩。

  “做老师,不在于自身知识有多渊博,而在于能为学生提供多少帮助。”李锦成认为,帮助学生成长,“这是一种责任”。

    (原载2019年1月15日《华侨大学报》第二版)


(值班编辑:张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