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QU News

华大新闻

华大新闻

    编制和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是高校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日前,《华侨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这是我校连续第五年发布该报告。

  总体来看,我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呈现就业率高、理工科专业优势明显、服务地方趋势突出、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满意度高等特点。

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增长

   《报告》显示,我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类型包括(按比例排序):1、其他录用形式就业;2、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3、升学;4、出国出境;5、自由职业;6、地方基层项目;7、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8、自主创业;9、应征义务兵。

  另外,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从2015届的97.22% 、2016届的97.40% 、2017届的98.62%到2018届的99.46%,呈现持续稳定增长态势,其中博士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这也发映出我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逐年扩宽,就业面广,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积极推动效果。

  在学院和专业分布方面,国际学院、哲社学院等13个学院就业率为100%;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学等112个研究生专业,机械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等69个本科专业就业率为100%。

理工科专业就业优势明显

   一直以来,华侨大学在理工科专业方面优势突出。《报告》显示,在学科大类分布上,2018届毕业生近50%来自工学和理学两类学科。在就业行业分布上,2018届毕业生30%以上集中在“制造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大行业,其中约19%的毕业生分布于“制造业”,约15%的毕业生分布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另外,不同学历毕业生的行业分布也有所不同:博士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教育”行业;硕士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制造业”“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本科生则主要就业于“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在从事职位分布上,43.15%的硕士毕业生和22.52%的本科毕业生从事“工程技术人员”职位,属于2018届毕业生从事职位中比例最高的类别。

毕业生就业区域鲜明 服务地方趋势突出

    《报告》显示,2018届毕业生中,有122人积极响应国家基层志愿服务政策,选择了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国家汉语志愿者教师等地方和国家基层就业项目,相比2017年的114人呈现增长趋势,侧面反映我校在基层就业政策宣传、引导方面的见效明显,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愿望强烈。

  从《报告》中发现,2018届已就业的毕业生为4563人。在毕业生就业流向方面,有67.94%的毕业生在华东地区就业,其中有2538人留在福建地区,占华东地区就业毕业生人数的81.87%。以就业城市为单位,毕业生主要就业城市排名靠前的是厦门、泉州、深圳、福州、北京、广州、上海,共有2341人和548人在福建地区和北上广深地区就业,他们为地方政治、经济、教育等各方面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平均薪资5750元 毕业生较为满意

   《报告》显示,2018届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750.45元,其中博士、硕士、本科生的平均薪资分别为7428.57元、6685.87元、5592.83元。

  不同行业薪资有所差距,其中房地产、建筑、金融相关行业的薪资高出平均薪资较多;而政府及公共管理类、各类专业设计与咨询服务业、教育业、零售商业等则低于平均薪资。在从事职位方面,可以看到,从事销售、计算机与数据处理、建筑工程岗位的人员薪资较高,而从事行政、后勤、中小学教育岗位的薪资较低。

  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为70.48%,满意度较高。其中博士、硕士、本科生的就业满意度分别为100%、72.06%、70.15%。具体来看,毕业生对工作环境较为满意,其他依次为工作地点、工作强度、工作内容、职业前景和薪资水平。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在分析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高度认可,总体满意度为98.39%。

  据称,今后我校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始终坚持“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加强就业管理,拓宽就业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强化就业指导,助力华大学子“圆梦就业,幸福生活”。

(值班编辑:张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