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Media

媒体华大

媒体华大

  七个小伙伴正在表演南音。


  一曲南音传唱千年,古韵悠悠焕发新生。当古老的南音遇见正青春的莘莘学子,会碰撞出怎样的神奇火花?从好奇、走近、热爱再到传承推广,来自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七位女大学生与南音结下了不解之缘。

  文/图 本报记者 邓  宁

  向南音传承人学艺 将南音工尺谱翻译成五线谱便于学习

  上个周末,当泉州五店市的一家茶馆中,传出袅袅南音时,七位小伙伴一边欣赏表演,一边时不时与南音演员陈桂敏老师热烈地交谈着。陈桂敏拿出馆内的南音乐器,向小伙伴们展示着每种乐器的表演方法。

  “每一次近距离接触南音,都能为我们带来不少心灵震撼。”在广东深圳长大的陈瑶如是说。南音是闽南地区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实在就读于华侨大学之前,均来自外地的七位女生对南音毫无了解。“一次音乐会上,学院师姐跳了一曲由南音改编的舞蹈,顿时吸引了观众们的目光。”陈瑶说,那一次怦然心动,让她们与南音擦出火花。

  泉州是南音的发祥地,那里依旧保留着最地道的南音,早在今年四月份,七位小伙伴就开始往返泉厦两地,踏上了寻韵之旅。难得的“好运气”让她们认识了南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泉州鲤城区南音艺术家协会会长夏永西,南音界唯一的一名男演唱员周成在,毕业于泉州师范学院南音专业的陈桂敏,而三位老师的义务教学更让七位女生为之感动。南音唱腔为闽南方言,但他们大多不会说闽南话,南音之旅难免坎坷曲折。

  乐谱在七位小伙伴和南音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南音配乐由南琶演奏而成,但七个人中却无人通晓此种古老的乐器。学习北琶演奏的刘艺灵颇费了一番心思后,将南琶曲改编成北琶曲。将南音所用的工尺谱翻译成五线谱,也是不小的考验。

  不单是微博微信抖音  英文网站也是她们推广南音的平台

  如果说第一次了解南音只是好奇的话,那么几个月的深入接触下来,南音早已融入了她们的情感。杜明蓉说,希望尽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能熟知南音古韵。

  除了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寻韵南音”,开通新浪微博“寻韵南音”外,抖音也成了她们推广南音的阵地。来自香港的郑咏珊还给南音小知识配上音乐,发布于各大英文网站。在新浪微博“寻韵南音”里,七位小伙伴还精心制作了一份“福建南音攻略”,推荐了泉州8处欣赏南音的地点并附上开放时间、公交车班次、道路标识等详细介绍。2009年10月1日,泉州南音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分别来自河南、山西、河北、福建莆田及香港、台湾等地的她们,希望把南音这个被誉为音乐活化石的古老乐种向世界各地传播。说起接下来的打算,董雨萌表示,对南音的探寻,她们还将继续下去。

    原文链接:http://epaper.xmnn.cn/xmrb/20180918/201809/t20180918_52180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