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ing and Research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由我校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承办的印尼发展与智库建设研讨会,12月22日在我校厦门校区召开。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驻广州总领事馆领事杨思荔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印中两国对彼此的深入了解,有赖学术研究及人文交流,乐见更多的研究机构及学者投入印尼研究领域。

    “印尼是东盟大国,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及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对象国。”我校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林宏宇表示,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印尼研究将是学院未来的重点方向。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从各自专业角度介绍了印尼研究的重要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副院长施雪琴教授重点介绍了印尼华文教育与侨校发展研究情况,并指出,印尼的华文教育与侨校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反映了印尼华人的变迁和华人族群文化的认同变迁。中印双边关系的发展与日益频繁的互动为印尼的华文教育发展注入了活力,今后应注意印尼华社及华教的发展变化。

    华中师范大学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主任韦红教授的发言围绕“印尼国内政治对中印共建海上丝路的影响”展开,建议中国企业应加强沟通和各个层面的对外宣传工作,增强合作的灵活性。

    福建师范大学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主任孙建党教授总结了20世纪美国的东南亚区域研究主要特点是研究方向多元、普遍应用跨学科方法,发展趋势是政府对于东南亚研究投入增多,致力于东南亚研究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这为中国的东南亚研究提供了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问题研究院李明江副教授认为印尼国内政治发展与大国博弈为“一带一路”建设增加了不稳定因素,“一带一路”在推进过程中应关注当地民众的利益。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院郑一省教授提到了印尼主流媒体KOMPAS(罗盘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指出中国对印尼主流媒体的报道应予以重视。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潘玥博士对比了印尼民众对日韩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受程度。

    “华侨大学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对于印尼孔教华教、华裔青年发展、华人文化认同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我校华文学院王爱平教授提到,华侨大学的印尼研究应该深入实地,同时加强自身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印度尼西亚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康敏副教授介绍了北外亚非学院的相关研究情况,并对华侨大学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发展提出建议:加强两国青年与民间交流;建立智库学者短期交流机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扩大研究成果影响力;加强智库国际化建设等。

    当天并举行了华侨大学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我校王爱平教授、厦门大学施雪琴教授、广西民族大学郑一省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韦红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孙建党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康敏副教授等专家学者受聘为印尼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与《亚太日报》签署了合作协议。

    华侨大学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11月8日,是服务于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重要学术智库,以印尼对外关系研究、印尼华侨研究及寻求东南亚各大学及研究机构合作为重点工作方向。

研讨会现场

 

(值班编辑:温雅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