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侨

港澳台侨

    4月20日,正值谷雨时节,华侨大学二十四节令鼓队和菁英学堂学员一行18人,来到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正式开启“百村千人行”实践活动。

    走访过程中,境内外学生在赤溪村礼堂观看了乡村宣传片和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视频连线赤溪村民的影像资料,并在村展览室参观学习了该村三十多年扶贫、脱贫的基本情况。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介绍道,“赤溪村被誉为‘中国扶贫第一村’,这个‘第一’,主要是指党和政府有组织、有计划定点脱贫攻坚工作最早从赤溪村开始”。杜家住表示,“赤溪村的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帮助,今天华侨大学的境内外同学们也加入到了关心赤溪村建设发展的队伍中,我们感到很高兴”。

    学习调研后,二十四节令鼓的鼓手们在赤溪村村口进行了以谷雨节令为主题的鼓乐表演。轻松、欢快又不失鼓韵的展演,吸引了乡村老少前来观看与互动。“我们行前和老师提出,不希望村干部专门组织村民来观看,我们不担心观众人数。我们就想在谷雨时节,在这个美丽而有特殊发展历程的乡村,敲响节令鼓,作为我们致敬农耕文明、致敬乡村振兴的一种声音”。来自台湾的鼓手林恩立继续说道,“今天过得很开心,让我看到了赤溪村的发展变化,村民们辛勤劳动,小朋友们的笑脸那般灿烂,我们应当运用自己有限的能力来帮助更多贫困乡村”。菲律宾华侨庄临临同学动情地说,“我喜欢一切真实、淳朴的事物,真实才能体现美,看着孩子们拿起鼓棒,眼中露出对新事物好奇的目光,脸上的笑容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翌日,应同学们的主动提议,在赤溪村党总支副书记张位金的带领下,华侨大学师生一行18人翻山越岭,徒步一个多小时,来到了赤溪村最早实施搬迁扶贫的下山溪自然村旧址。同学们回望曲折山路时,愈发感受到赤溪村流传的那首民谣所言非虚,“昔日穷村下山溪,山高路险足迹稀,早出挑柴换油盐,晚归家门日落西”。对此,香港学生张伟燕在感言中写道:“在调研中,我认真阅读了《中国扶贫第一村纪实》这本书,作者王绍据老先生在书中提到,曾有个下山溪村民的妻子分娩难产,苦于大山阻挡而无法及时就医,最后不幸身亡。今天我就真实地站在这里,听到张位金书记的介绍,书中场景似乎重现。在感伤之余,我想说的是,我们应该团结更多的人,凝聚更大的力量,避免更多的人陷于这样的困境”。

    从下山溪归来后,同学们在赤溪村委会主任吴贻国的带领下,同福鼎团市委书记龚林思静一道前往留守儿童家庭开展慰问,并将二十四节令鼓校园公演的邀请函送至留守儿童手中。据介绍,这些留守儿童多是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带大。龚林思静对此表示,“作为华侨大学的校友,很高兴师弟师妹们能够来到福鼎,走进乡村,看望留守儿童,我也会尽己所能,力所能及地关心帮助他们”。

    据了解,华侨大学法学院团委将与福鼎团市委在赤溪村共建青少年权益服务站,定期组织法学院境内外生志愿者赴赤溪村开展法律宣讲和维权活动,并将在港澳台侨学生“百村千人行”活动中积极推广此类“带法下乡”的服务工作,发动教师和校友资源,共同服务乡村振兴。

    港澳台侨学生“百村千人行”活动将于2018年首批走访十个乡村,并适时召开阶段性工作总结会,形成乡村调研走访的基本经验,进而发动各培养单位,结合专业特点,共同推进“百村千人行”。同时,拟选择个别乡村,作为今后定点帮扶乡村,整合校内外资源,实现定点型、常态化、精准式帮扶,探索校地共建的“华大模式”。

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介绍情况

参观村展览室

听取下山溪旧址介绍

与留守儿童交流

二十四节令鼓表演现场

与当地小朋友互动


(值班编辑: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