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来,华侨大学首届学生会主席。五年的华大学生生活,他当了四年的学生会主席。据2000年11月华大40周年校庆时编辑出版的《华侨大学四十年(1960-2000)》一书记载,“文革”前的华侨大学,仅有以李景来为主席,贝朝光、王春祥、余秀兰为副主席的这一届学生会。

    1955年从马来西亚回国后,李景来先后在广州石牌华侨补校和武汉四中读书,高二时转回广州。1960年华侨大学创办,不仅需要大量的师资援助,也需要招收大批高素质的学生。1961年李景来高中毕业时,尽管并没有报考华侨大学,但由于一直是所读学校的学生干部骨干,他被拥有优先招生权的华侨大学录取,成为华大数学系1961级的一名学生,也是数学系首届学生。李景来说,那时他们班37人,仅有5人是国内生,其他都是从国外回来的侨生。

    在李景来的回忆里,大学生活是艰苦而快乐的。那时的华大,仅有一个山头,其它什么都没有,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劳动建校,现今贯通学校南北的华园大道,就是李景来他们开通,华园大道两旁的树木,也都是他们栽种,遇台风时,他们还会帮附近农民收割农作物。由于刚入校时在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借读,他们要每天早上从集美坐车来泉州,晚上劳动结束后再返回集美,直到1962年7月,华侨大学第一座教学大楼———数学楼建成交付使用,李景来和他的同学们才真正回到母校上课。“创校初期,学校艰苦创业奋斗的教育很好。”今日的李景来依然怀念那段时光。

    李景来1966年毕业。因“文革”爆发,他被延迟分配,直到1968年才和同班29名同学一起分配到上海(其他8名同学被分至江西),在黄陵中学当老师,教数学和英语,后被任命为副校长,干了15年。

    1983年,身为归侨的李景来被调到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工作,历任办公室主任、副秘书长、秘书长,直至1999年退休。期间,他还曾任中国侨联委员会第四、五、六届委员,当过上海市政协的两届委员,为上海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做了大量的工作。

    退休后的李景来闲不住。在他的努力和推动下,2003年12月,华侨大学上海校友会成立,李景来任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在没有活动场所、活动经费的艰难形势下,他把校友会挂靠在上海市侨联,做了一些工作,搞了一些活动,如开展保障讲座,参观校友公司等。借着校友总会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2006年11月25日在杭州召开之机,李景来又和上海校友黄捷一起忙碌,在上海和杭州分头行动,安排校友总会理事长、副校长李冀闽27日访问上海校友会,并借机把新生代的上海校友联络起来。李景来说:“年轻一代有经济实力。我们老了,只有时间了,尽力发挥点余热了。”

    到2006年,李景来毕业离开母校整整40年。1983年陈嘉庚纪念堂落成时,1995年、2005年母校校庆及每次校友总会开会时,他都重返母校,亲眼目睹母校这些年来的变化,看到自己当年栽种的树“如今已经粗得人都抱不住了”。他感慨:“华侨大学的变化日新月异,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了!” (原载2007年5月22日《华侨大学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