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侨华人史专家、台湾淡江大学历史系黄建淳教授25日上午作客华侨华人研究院,在厦门校区行政研发大楼1406室作“东南亚在地史料与华人社会:以砂、印边境的客家族群为例”专题报告。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张禹东主持讲座,并向黄建淳颁发客座教授聘书。此次学术讲座为我校“华侨华人/国际关系研究名家讲座”第六讲,华侨华人研究院、华文教育研究院师生与会听取了报告。

    黄建淳以马来西亚砂拉越与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边境地区的客家聚落为例,说明在地史料之收集、整理及应用,对于华侨华人研究的重要意义。讲座呈现出一个横越两个国家、多个世代的华人社会发展图像,正说明了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研究可以有很好的融合。整场讲座中,黄建淳通过丰富的图表、相片及视频材料,将砂印边境华社的历史渊源及发展变迁娓娓道来,不时穿插田野调查的亲身经历,可谓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为了进一步呈现如何将在地史料与文献档案互相勘考求实,黄建淳以马六甲青云亭碑铭、新加坡双林寺与会党领袖、抗日筹赈活动等经典个案来加以说明,展现深厚的史学视野及学术积淀。在问答环节,黄建淳除了剖析田野调查的诀窍所在,也期许我校学生培养宏观的历史视野,多争取机会赴实地调研,从最不起眼处发掘史料,提出疑问,进而更好地分析问题。

    淡江历史系以扎实的区域社会史学训练见长,培育学生国际化及多元文化视野,与我校“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黄建淳表示,希望促成两校未来有更多的学术往来。

    据悉,黄建淳教授是中国文化大学民族与华侨研究所硕士及历史研究所博士,曾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人,现为台湾淡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及《淡江史学》主编,讲授“东南亚”和“东南亚华人史专题研究”等课程。黄教授自1985年起,每年数次专程走访各地华人社会勘考,足迹遍布东南亚十国,孜孜不倦长期埋首于南洋研究。又醉心于在地资料之搜集,对新马地区华人历史有独到创见。1990年代初期起,黄氏多次赴砂拉越收集资料,并在当地长居一年(1997-98)进行研究,撰成厚达千余页的巨作《砂拉越华人史研究》。他主张探究华侨华人历史,必须推溯华人社会的形成;而推溯华人社会的形成,则必须考察社会组织的发展。故全书以砂拉越华人移民及当地政权的变迁为经,华人社群内部的各种社会组织及活动为纬,建构出一部前后纵贯两百余年、较为全面的华人族发展史。书中处理华人的方言群体、宗教信仰、经济活动、殖民治理、政治认同等议题,展现高水平跨学科华侨华人研究的魅力,备受推崇。

张禹东向黄建淳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黄建淳作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