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QU News

华大新闻

华大新闻

11月28日凌晨,一群穿着红色志愿服的学生行走在华园各处,为值夜班的保安叔叔、准备早餐的食堂阿姨,以及清洁校道的环卫工人等送去牛奶、面包、手套等慰问物资,并送去感恩寄语联名明信片。

这是由华侨大学爱在西行支教团主办的“凌晨四点半送温暖活动”。当天,支教团面向全校招募的50多位志愿者参加活动,深受教育和感动。工商管理学院2018级学生董秋妤说:“早晨的风很凉,石板路很硌脚,耳边传来了扫地的刷刷声、箩筐与地面的碰撞声,还有小电驴驶过石板路的声音。我们趁着微光为华大‘守夜人’送去热牛奶和早餐,不仅温暖了他们,也温暖了自己。”

爱在西行支教团,由工商管理学院长期支持、5名专业教师参与,每年带领30多名大学生奔赴贵州救寨、西浦乡村支教,为山村孩子展现外面的世界,并整合各类资源,运用专业知识打造线下线上社会公益事业。

打造以奉献为荣的感恩教育平台,点燃工商青年“有温度”的梦想,是工商管理学院贯彻落实专项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和培养创新精神、团队意识的育人导向下,工商管理学院通过学生树典范、老师建团队、情感做纽带,联结“溶”汇贯通的科创训练平台、融会和谐的境内外生文化交流平台、多元包容的综合素质提升平台,以及奉献为荣的感恩教育平台,形成四位一体“Rong”文化活动圈,致力培育新时代“有创新、有自信、有温度、有情怀”的工商人。

“以‘溶’汇贯通的科创训练平台引领工商青年实践‘有创新’,是我们‘Rong’文化活动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工商管理学院辅导员卢玉介绍,学院根据大学生认知的发展特点,建立了“科创课程启蒙——播种、科创竞赛训练——开花及科创实战扶持——结果”的三位一体支撑体系,以“工商三赛”的联合训练体系为核心,用社会实践竞赛——管理者挑战赛——创业类竞赛阶梯化、递进化的职业规划代替自由成长。

“工商三赛”让工商学子受益良多,2015级学生王鑫宇便从中脱颖而出。由他带领,由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学生组成的以“内地高校香港学生国家认同感”为研究主题的课题小组,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斩获一等奖,研究成果同时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并被香港中联办科技部等部门采纳。

过硬的专业素养也成就了工商管理学院澳门学生梁美玲。大学毕业后,她进入澳门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从一名普通文员晋升到公司总经理。在其倡导下,公司积极打造“智慧公交”,推行“模拟驾驶系统”“侧面盲区监测系统”等,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巴士司机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澳门各界的好评。近日,梁美玲更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成为澳门首位女性央企劳模。

而“走进中国家庭”“海丝文化赶集”,则是工商管理学院加强境内外学生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品牌活动。

“走进中国家庭”活动主要在寒暑假期间,邀请部分境外生进入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境内生家中体验生活。自2011年启动以来,该活动已举办9届,规模逐渐扩大,参与人数已由30多名境外生走进十多个境内生家庭,到现在近百名境外生分别前往30多个家庭。来自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境外生参与其间,通过“寻年味”“技艺中华”“传统中华”“民俗中华”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抽象式理解物化为具体载体,搭构起境内外文化共同体。老挝学生李福安表示:“我去的境内生家庭,叔叔阿姨都非常热情,不仅教会了我包粽子,还带我了解了很多民间习俗。希望年年都可以参加这类活动。”

而“爱无疆”海丝文化赶集活动,是华侨大学首个集文化和公益为一体的宣传活动。活动由境外生自主承办,借助文化展馆载体,向师生展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以促进境内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学院的“走进中国企业”品牌活动,则让更多境外生有机会了解中国经济、中国速度、中国智造,并感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发展与转型,增进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理性认知;“走进中国传统文化”品牌活动,围绕中华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技艺,邀请相关文化传承人和专家授课,组织境内外学生专项体验和免费学习。“通过这些‘融’会和谐的文化交流平台,我们增强了学生学习、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负责学院境外生工作的辅导员何玉龙说。 

工商管理学院举办的海丝文化赶集活动,为师生展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

此外,工商管理学院充分利用辅导员的不同专业与爱好,打造师生互动平台,建立辅导员团体翻转兴趣小课堂——文艺杂货铺。首季文艺杂货铺已办8期,学院党委书记姚培生、团委书记文竞之等授课,内容涉及管理学、哲学、文学、体质健康、艺术修养、心理保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以帮助境外生提升综合素质,追求“有情怀”的生活。

“今后,我们仍将继续以‘Rong’文化育人体系为主导,将家国情怀深植于每一个工商管理学院学子的心中,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一届届工商青年!”姚培生表示。(原载《华侨大学报》第979期第4版)




(编辑:张罗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