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QU News

华大新闻

华大新闻

    1月17日,“中国文化之旅”冬令营落下帷幕。7天时间里,港澳台侨学生赴北京、河北、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参观自然和文化遗产,开展历史文化和国情知识学习等活动。

    东北文化分为两个研习营,分别从沈阳和哈尔滨进入东北大地,寻沈阳故宫、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观中国工业博物馆、探张氏帅府,重走抗联路、参观731部队遗址、参访民族企业、领略俄侨情怀。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收藏的1000幅珍贵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700余件历史文物给营员们带来了心灵的震撼,他们怀着庄严肃穆的心情走在馆内,在进行默哀和献花仪式后,观看了“九·一八”事变纪录片。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级中国河南学生刘锦感叹:“5000多个不安的日日夜夜用四种文字铭刻,每一个深恶痛绝的场景再还原,抗战英雄们用鲜血写下的悲壮,每一个中华儿不曾遗忘。几十年后的我们,在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同时,更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营员们赴“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研习

    在中国工业博物馆,营员们看着一台台被誉为“万械之基”的机床,了解到第一台车削普通机床、第一台125万吨挤压机、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等100多个新中国第一均从沈阳生产出来,仿佛与中国工业的发展共同成长。法学院2016级中国台湾学生余敏祯表示:“工业博物馆里的老机器,见证了中国工业在逐渐腾飞,我对‘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未来更有信心。”

在中国工业博物馆研习

    在壮歌·东北抗联体验式国防教育基地,营员们聆听抗联故事,在教官带领下走进江桥抗战主题馆拿起木枪,仿佛置身于1931年的嫩江桥北岸,同无数的抗战先烈一起保卫国家。营员们还观看了情景剧《松花江上》,感受抗联文化,传承抗联精神。化工学院2017级中国澳门学生游玉华接受中国网采访时说:“第一次来东北,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革命先辈们为我们创造了如今的条件,我们要倍感珍惜,更加努力地学习。”

参观东北抗联体验式国防教育基地

    齐鲁文化研习营跨越山河,从西到东,从齐州到鲁都,从华北泰山到滨海胶澳,穿越时空,对话圣贤,寻觅胜迹,感受璀璨华夏文明的经天纬地,品味“齐”风“鲁”韵。

    在山东博物馆,营员们走进齐鲁大地的时光隧道,从距今五十万年的沂源猿人头盖骨,到龙山文化的黑陶白陶,到鲁国的青铜酒樽,再到古人的指南车……“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古人列鼎而食、晨钟暮鼓的礼乐之治,在历史的实物中感受历史的真实厚重,华夏五千年的绚烂文化让我敬畏又自豪。”土木工程学院2018级中国香港学生林志颖激动地说。

参观山东博物馆

    在孔庙,营员们观开城仪式,体验孔子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无不为儒学文化所动容,经济与金融学院2016级中国香港学生许嘉颖称:“三孔中蕴含的故事之多,文化之深,影响之大,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孔,我们既参观了延绵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建筑群,又亲身体验孔子六艺,感受到了古代圣贤的处世智慧,窥探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体验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在尼山,营员们着汉服,拜礼孔圣,击鼓明志,饮风听韵,立身正道。工商管理学院2016级西班牙学生林菲菲表示:“仿古礼、着古装,同学们用手中的鼓棒在尼山脚下彰显自己的远大志向。通过庄严的入学仪式让我们共同走进孔子的世界,感受文化的魅力,为人生点亮一盏古老文明的庇护灯火。”

拜礼孔圣

    中原文化研习营先后来到河南郑州、登封、洛阳和陕西西安,开启一场“老家河南,根在河洛”的寻根之旅。

    在华侨大学黄河文化研学实践基地——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花园口水文站,营员们现场聆听黄河治理和水文监测情况,对黄河文化进行研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级缅甸学生纪开安在考察札记中写道:“此次研学不经让我了解了黄河的壮观,还认识到黄河一直以来都存在水患问题,水文站工作人员就是为了预防和治理黄河水患而一直坚持奋斗。正是有一群为黄河、为人民、为国家日以继夜工作的人,才有了黄河的岁岁安澜。”

聆听黄河治理和水文监测情况

    在“天下第一名刹”登封少林寺,营员们参观天王殿、大雄宝殿、塔林等古迹,感受浓厚佛教文化;观看少林功夫表演,体验学习少林“小洪拳”。音乐舞蹈学院2018级中国台湾学生邱慧芬感叹道:“少林武术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令人敬佩的,它不仅是自我保护的手段,还是佛法修行的方式。在少林寺舞台上进行武术表演的朋友们年龄比我们还要小,但是武艺精湛,这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中国武术的魅力实在太大了。”

体验学习少林“小洪拳”

    在秦兵马俑博物馆,营员们被其宏大的规模、严整的军容、精美的技艺所震撼,历史的距离仿佛消失,营员们宛如置身喊杀震天、战车嘶鸣的古战场,感慨万千。美术学院2017级中国香港学生王永超感叹道:“走进秦兵马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无比震撼的景象,俯视这些兵马俑,他们和真人、真马一般大小,排列整齐,威武雄壮,不得不感叹古人的伟大,在那时的环境中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的艺术品,充分体现出古人的聪明才智。”

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

    燕赵文化研习营先后来到北京故宫、香山、长城和河北西柏坡、雄安新区、正定县塔元庄等地,怀揣“赶考”心,答好新时代中华文化传播的答卷。

    在故宫博物院,营员们穿行于宫殿间,探索红色城墙后的故事,并通过VR技术身临其境地游走于紫禁城的各个角落,感受故宫的构建之美。营员们亲手制作“窗棂灯”,了解宫廷中窗棂的种类及其寓意,感叹窗棂灯的构造细节之巧妙。建筑学院2017级中国香港学生吴世贤赞叹道:“每前进一处,每一个院落,都展现出庄严豪华、神奇优美、五彩斑斓的景色,让人叹为观止!”

制作“窗棂灯”

    在西柏坡纪念馆,营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穿梭于各个陈列展厅,带着历史余温的革命文物向营员们讲述着70多年前那段不平凡的往事,让营员们深刻感受到西柏坡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在雄安新区,营员们体验无人汽车、无人酒店以及无人超市,了解绿色装配式建筑和海绵城市防涝体系,真实感受到科技创新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经济与金融学院2017级中国台湾学生彭祥轩在朋友圈这样写道:“从西柏坡到雄安新区,见证了新中国的历史以及未来的发展大势,如果说西柏坡是中国的过去,那么雄安新区就是中国的未来!”

赴西柏坡纪念馆研习

    据介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华侨大学学生处将在2020年继续开展系列“港澳台侨学生国情教育”活动,扩大国情考察规模,推动“侨乡文化”“海丝文化”“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足迹”研习营工作;实施“名家故里行”“百村千人行”以及“中国文化之旅” 冬(夏)令营等实践考察活动;启动“听见匠心”文化使者计划,组织港澳台侨学生参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的采访和系列研习活动。

    校方表示,为吸引更多的港澳台侨学生参与到各类国情教育活动中去,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我的中国心”港澳台侨学生实践育人工程,发挥首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完善《中国文化之旅》通识教育课程选修课建设,推进福建省“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精品项目建设,实现实践育人与课程育人的有机融合,擦亮侨校金字招牌,巩固和完善“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的港澳台侨学生国情教育教学模式。

 

(值班编辑:孟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