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
蔡崇达在华侨大学与师生分享创作经历。
文/本报记者 许舒昕 图/厦门新华书店 提供
“我回来了,我回到闽南来了。”近日,蔡崇达带着他“金色故乡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草民》回到闽南大地,与华侨大学、厦门大学的师生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
蔡崇达,1982年出生于泉州市东石镇,“金色故乡三部曲”涵盖《皮囊》《命运》《草民》,是他从29岁写到42岁,探讨人心、灵魂与命运,围绕着闽南沿海小镇——东石镇徐徐展开的生命根性作品,他用文字为读者铺开了一幅鲜活生动的闽南画卷。
为什么将故乡作为自己的写作根源?文学在这个人们内心“烽火连天”的时代有何作用?讲座间隙,蔡崇达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
作家就是不断为读者发现“家乡”的人
从《皮囊》《命运》到《草民》,蔡崇达的写作一直围绕“故乡”展开。在蔡崇达看来,重新发现家乡是他写作很重要的部分。“过去经历的这几十年,放在人类文明史上或许都是少见的——几亿人在时代的推搡下,剧烈仓促地告别,告别自己的村庄、小镇、县城,告别自己的来处,抵达城市、抵达依然在生长的未知的生活。我们因而成了注定要失去家乡的一代人,也成了注定要发明新的精神秩序容纳自己的内心和重新发现家乡的一代人。”而作家就是不断为读者发现“家乡”的人——不断往人心深处探索,尽可能构造可以安放灵魂和内心的家乡。
新书《草民》通过七个神性与人性交织的玄妙故事,展现了老中青三代乡亲的感人故事,既是对故乡的深情回望,也是对人性与命运的深刻洞察。蔡崇达希望通过《草民》,让读者看到在艰难生活中挣扎的人们如何如野草般坚韧不屈。
媒体从业经历对文学创作帮助很大
蔡崇达讲述了自己在小学四年级时发现了对阅读和写作的热爱,在遇到少年心事无处可说之时,他转身向文学求助,“每每读到一段精彩的话,就会像被雷劈中一样,心想怎么把我说不出的话说出来了?”因为被文学拯救过,所以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成为这样的写作者。从阅读中受益,他也鼓励高校学子多“不求甚解”地去阅读,“到书店或图书馆,随便打开一本书,如果那本书能跟你产生某种共鸣,那你就读下去。如果没有,就放一放再读,可能你的阅历还无法与那本书发生化学反应”。
尽管学生时代拿过不少写作奖,但大学毕业后蔡崇达选择进入了媒体行业,他坦诚地说,当时无法相信自己能够靠纯文学写作安身立命。蔡崇达是特稿记者出身,凭借扎实的写作功底,大学毕业后第四个月,他的作品获得《南方周末》年度致敬;大学毕业后第三年,担任《周末画报》新闻版主编;29岁成为《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面对一连串闪光的履历,他谦虚地表示自己是赶上了好时候,遇上了媒体的黄金时代。
这段媒体从业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帮助很大。“媒体行业是一个你真正去了解这片大地上的人的一个契机、一个通道,所以我的写作肯定是受媒体时期的恩惠的,甚至新闻写作的很多方法论,构成了我感受、观察、理解这个世界的基础方法论。”
他也分享了自己在写作特稿时的技巧和心得:每介入一个新闻事件,他更关注的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他是在怎样的命运处境下做出这样的事,说出这样的话?文学写作发端于感性,但新闻写作训练了我的理性,给了我一些理性的‘工具’去投入那些极度感性的事情里去。”
畅销作品的背后是闽南文化
来到厦门大学,牵连出蔡崇达的很多回忆。他与记者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他大一获得福建小说奖后,厦大曾邀请他到学校讲小说写作,“厦门大学居然邀请一个大一的学生来开讲座,它的胸襟和气魄让作为文学新人的我尤其感动。”
很多人问蔡崇达,他的书为何受欢迎?蔡崇达认为,“畅销的不是我的作品,是我作品背后的闽南文化。”数天前,蔡崇达参加了“长三角·大湾区”文学周活动,在一场文学研讨会上有学者提出了“福建现象”的说法——这几年,福建涌现出了蔡崇达、陈春成、龚万莹等一批青年作家,其文学创作以独特的地域特色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福建背山面海,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在此交织,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又影响着文学叙事,让更多读者从中感受到别具一格的闽地风情。
“金色故乡三部曲”结束后,蔡崇达将开启一段新的写作旅程。他透露,接下来出版的作品会是一部童书,由他和女儿合作完成。“童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底层模型的呈现。我认为,一个好的作家应该为他的民族写童书、写寓言。”
原文链接:https://epaper.xmrb.com/xmrb/pc/con/202411/24/content_48942.html
(编辑:陈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