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南安市出台《“来南安·会成功”引才聚才专项行动方案》,围绕广聚英才、校地联培、科创赋能、赛会集智、安栖雅居五大行动,推出16条务实举措,着力构建多元协同、开放融合、宜业宜居的人才生态体系,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强磁场”。
全域联动 全员引才 吸引人才“向南而行”
在“广聚英才”行动中,南安打破传统引才壁垒,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引才格局。各乡镇(街道)及涉才部门整合乡贤、校友会、留联会、行业商协会等社会资源,壮大引才队伍,推动全域行动、全员参与。
为突破地域与产业局限,南安创新推出“飞地引才”模式,建立跨区域人才共享机制,推动人才资源在不同区域间优化配置。对于引荐有功的组织机构,设立“梧桐奖”“伯乐奖”“云梯奖”“金桥奖”四项荣誉,最高可获得10万元奖励,激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平台建设方面,南安进一步增强对内对外联动。在南安籍人才较集中的高校和城市设立“引才工作站”,聘任“引才大使”,开展“南籍人才故乡行”等活动,增强家乡认同感与归属感。对内,则支持龙头企业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站、特级人才实验室等高能平台,形成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华侨大学研究生在盛誉机械设备公司生产车间研究技术难题
校地联培 产教融合 让校企“攀亲结缘”
围绕深化产教融合,南安启动“校地联培”行动,探索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位于联东U谷的泉州市盛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与华侨大学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成功攻克电主轴热伸长抑制等关键技术难题,使产品性能大幅提升、生产成本降低25%、年产值增加2000万元。
南安坚持“企业所需、高校所能、地方所用”原则,设立校地联合培养基地,鼓励高校硕博研究生参与企事业单位项目攻坚,打通“需求—培养—使用”闭环链条,有效解决人才配置错位问题。
联培期间,南安为研究生提供最高2000元/月生活补贴及免费住房;为导师团队提供每名硕士生不少于5万元、博士生不少于10万元的助研经费。对优秀科研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研究生期满后选择留南就业创业的,可享受首年免租、次年五折、第三年七五折的住房优惠政策。

南安科技人才创新中心、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泉州芯谷南安科创中心
科创赋能 生态优化 打造创新创业“成长摇篮”
南安坚持“安其业”才能“尽其才”理念,积极打造区域性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南安科技人才创新中心、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泉州芯谷南安科创中心等“创新策源地”,配套6.2万平方米办公区和23.7万平方米厂房,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空间支撑和配套服务。
同时,南安以“市场运营+政府补贴”模式,盘活45万平方米人才房和25万平方米国企闲置用房,建设人才驿站和周转房,推出拎包入住、租金减免等措施,为各类人才创造安居环境。针对高层次人才,还提供“五年购房半价、十年赠送产权”专属政策,全面增强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与黏性。
原文链接:https://xhpfmapi.xinhuaxmt.com/vh512/share/12475729
(编辑:陈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