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Media

媒体华大

媒体华大

未来网高校频道4月3日讯(记者杨子健通讯员胡米子)当教室被转移至云端,被疫情绊住脚步无法站上三尺讲台的老师们被迫成为新晋网红,积极适应教学方式与环境的改变,隔着冷清的屏幕,在直播间里以温情守护同学。

她便是人民教师中的一员。

是她,尽己所能克服困难,只为给学生们带来一节生动且完整的课堂;是她,面对学生们日渐焦躁的返校情绪,诉说“木棉花开,我们华园相见”的殷切期盼;是她,加了每一位学生的微信,主动了解屏幕后有血有肉的故事。

春日已至,情意生长,没有声响。

她就这样,走到了学生们的心上。

她便是华侨大学美术学院的张昆老师。

张老师的网课手账

这一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让我们对“家”有了更深的感悟,也让我们对“课堂”有了迥然的体悟。

以前带早餐上课的孩子,都被我“绝情”地请出去吃完再进来。而现在,我每次早上课程前的开场白,都是古典的问候“吃早饭了没?”“别饿着,早餐很重要”!

以前因迟到仓皇而来的孩子,好不容易用口罩遮蔽着来不及化妆的脸,然后都被我“冷漠”地暗示取下来、抽空去洗洗脸。而现在,我常常在课间唠叨,“少出门,出门一定要戴口罩”!

以前上课的时候,我喜欢在教室里面走动,喜欢观察孩子们的表情,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从他们的脸上捕捉到他们是否听懂了、是否听累了的信息。而现在,我看着一直与我对视的屏幕、对视的墙壁,偶尔都会莫名地怀疑一下自己在跟谁说话。

不长的五十多天,也不短。就在一个一个字节的往来里,在与一个一个头像的互动中,虽然还没有见过孩子们真实的面容、虽然还没有和他们一起踏进真实的教室,可在这屏幕后面渐渐能看到他们年轻的脸庞,在这庞大的网络后面触摸到他们真挚的情感。

网课,从不得不开设的课程慢慢成为我们师生共享共建的云上华园,不单是打开了一扇新的教学模式大门,也为我们师生开启了一扇新的交流之门。

课前:手忙脚乱的开局

如果说以前上课是整理妆容、出门、开车、进教室等等一大堆流程。那如今,就只需两步:关上书房门、打开软件。

但这两步看似一小步,实则一大步。

首当其冲的是,关门,难!

疫情让全家人都老老实实宅家了。抢地盘的战斗中,我捷足先登了书房,要上课;儿子占据了餐厅的餐桌,要学网课;老公只得“留守”卧室,他要网络办公。

这一切本来泾渭分明,相安无事。

但是,网络的拥堵点燃了界限。一会儿是儿子来敲门,“妈妈,我的网课不动了”;一会儿是老公的大嗓门由远及近,最后定格在书房门口——路由器就在书房……

一番面面相觑之后,再约法三章:大家除了住房面积进行分配外,上网时间也实行各自错峰分流。

这个家庭制度终于把门踏实关上了。

第二步软件之路,也是举步为艰。

因为上的是理论与实践课,除了要克服学生没有教材的“无米之炊”,还得解决授课过程中教具的问题。

办法只有一个,土法自制。

把儿子的量角器、圆规等能用的尽可能征用;把装修剩下的踢脚线改为标尺;把厚的书籍叠加,用铁质衣架夹上第二部手机,作为投影机使用……

尽管还有软件平台的卡顿、多软件平台频繁切换等外部困难,但我和孩子们的共同改变与适应,课前的这些忙乱变得不再是叫苦不迭,反倒是抗击疫情中的有趣花絮,为大家增添了会心一笑的释然。

课间:那个木棉花开的承诺

虽然网络逐渐趋于稳定、孩子们的学习习惯也逐渐形成,但是言谈话语间,孩子们对学校的思念之情越来越浓烈,对何时再返校园的问题变得有些焦躁。

我想起在网课开课时,我在序言里面写下了“不好的终将过去。好的必然到来。待到木棉花开,我们华园相见”。

这是我给孩子们相聚华园的承诺。

而这三月春雨下陈嘉庚纪念堂旁的那两棵木棉树,花开了。映红了天空的晚霞,也在道路上洒满了花瓣,像是画下了树冠的绯红投影。

孩子们暂时回不来华园。但他们可以看见华园。

一个没课的傍晚,我按照孩子们平常的习惯和路径,一个人在华园里徜徉。

从茂密的榕树下穿过,

是那条长长的青石板路。

那里曾是他们

第一次背着行囊走过的路。

美术学院大楼后面,

是那个空空的停车场。

那里曾是他们

停满各式各样交通工具的热闹之地。

静谧的图书馆前,

是那坚定指向天空的旗杆。

那里曾是他们

嘴上嘟囔着早起却又肃然起敬的时刻。

……

我慢慢地走,一张一张地把这些都拍了下来。

我在他们走过的地方走过,我去感受、去纪念他们在这里的青春和印迹。

晚上,我把这些照片整理起来,写下我的心情,做成孩子们爱看的短视频,配上了那英的《春暖花开》。

第二天,我在课间把它分享给了孩子们。

很长时间,孩子们很安静。

我还有点惶恐。

……

片刻的沉默之后,是孩子们喷薄而发的爱校情感。

他们的言语,让我也流泪了。

这就是我们共有的华大,不光是在物理空间上的校园,更是在每一个华大人记忆里、情感中的校园。

课后:看图识人

一个孩子前段时间突然在微信里这么说。

是这样的。

有几个班,都是我第一次给他们上课。他们的胖瘦、他们的高矮,这些外貌上的特征,我都不熟悉。

也不是这样的。

他们中,有谁特别认真心细,我见过;有谁特别有创意,我见过;有谁很敏感却很真诚,我见过……

他们每一个人,我都见过,真切地见过。

这些,主要是通过课后批改他们绘制的图来完成的。也就是我和孩子们半开玩笑半认真说的,看图识人。

网课过半之时,表面上看是大局已定。可实际上随着课程的深入,孩子们的学业压力正日益增大。

作业,就是横亘在师生之间的大山。一方面,孩子们抱怨每天疲于应对各门课程的作业;另一方面,老师们也郁闷作业反馈出课程效果的不理想。

我一开始也陷入这个怪圈。比如,竟然有三个人的制图作业是一模一样的!

那一刻,我也很郁闷。

多问问情绪之外的为什么。这是我调整教学思路的导向性方法。

于是,我加了每一个孩子的微信好友,认真看了每一个孩子的信息,总结了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征。

我要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去批评他们这么做。

对孩子们了解越多,就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一个个有缺点也有特点、有个性也有情感的面孔。这些面孔,都投射到他们与我直接联系的作业里面。

A同学抄作业,是因为他没有听懂,却又不好意思直说;B同学随意做作业,是因为最近和家人在闹别扭;C同学不想学,是因为对自己专业前途感到迷惑……

不帮助孩子们寻找这些隐藏的答案,简单的作业批改就是治标不治本。

首先我把课后的作业批改更改为讨论式、分享式。孩子们既可以单独私信与我来讨论作业,实现一对一的教与学;也可以在我们的学习群里展开,一起分享一起探讨。我对他们的成绩评价,从结果评价演变为过程评价,从横向的群体比较与个体的发展结合起来。

与此同时,我主动与孩子们沟通他们藏在心里的问题,鼓励他们把困难合理地表达出来,引导他们去解决课程外的问题。

在课后我们花的时间越来越多,可孩子们再也没有埋怨拖堂。因为,我们教授的一部分是知识,一部分是做有担当的人。

原文链接:http://college.k618.cn/gxzt/hqdx/xwdt/202004/t20200403_17989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