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Media

媒体华大

媒体华大

华侨大学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院是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闽南研究交流中心的挂靠单位。

华侨大学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院获评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先锋号”。

专项基金理事会资助《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概况》出版。

专项基金理事会赞助出版《精灵的快闪-闽南金三角常见鸟类概览》。

去年9月,研究院和专项基金理事会促成共建华侨大学集美附属学校。

华侨大学建校之初曾有专业在厦门短暂办学,1997年集美华侨补习学校成建制并入华侨大学,华侨大学一直积极参与厦门的建设与发展。2004年,华侨大学启动厦门校区建设伊始,便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务厦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校区启用后,学校发挥侨校特色优势,深化校地合作,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和服务厦门发展。

2012年,华侨大学创办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院和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专项基金理事会。十年来,研究院和理事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创办研究院

探索学科建设与服务地方融合发展新模式

2012年,一批在地方工作多年、刚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专家学者,应学校的邀请在华侨大学创办了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院,搭建“把社会资源引入学校,把高校智力融入社会”的双向交流平台,探索学科建设与服务地方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研究院的成立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原国务委员王忠禹为研究院题写了院名,国家部委部分领导发来贺信和贺电,省政府领导为研究院揭牌。研究院属于综合性、服务型的科学研究和咨询机构,本着“政府智库、业界智源、学术高地、协同创新”的宗旨,从专业的角度服务于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为我国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人员由华侨大学和国内外从事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的学者,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各界精英组成。研究院立足闽南,面向国内外,重点研究区域性发展中具有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预见性的问题,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管理提供解决方案和理论支持。

成为党委政府高端智库

经过十年的发展,研究院已经成为福建省委高端智库之一,福建省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和活化领导小组高端智库,还是“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闽南研究交流中心”的挂靠单位,2018年获评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先锋号”。

经过十年的努力,研究院紧扣服务发展大局,经过不断探索,已经在多个领域研究取得成效,向各级政府提交咨询报告数十篇,涉及范围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古城区保护和活化策略研究、城市综合公共交通规划、地区协同发展研究、人口与产业发展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建筑风格和风貌、侨乡建设、职业教育、华文教育等方面。特别是2020年成为省委重点智库后,向中央机关和福建省委提交咨询报告十余篇,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部分报告被全国侨联办公厅、福建省委办公厅和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采用,部分成果得到各级政府和部门采纳和运用,部分成果以公益形式免费服务社会。

四大研究中心各具特色

经过十年的历练和摸索,研究院逐步形成自身的研究方向和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要致力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和重大项目策划,出版了多部专著,发表了多篇文章。在发展战略研究中提出的观点独特,也引起有关部门关注。在《厦门市人口规模控制与产业发展选择研究》中总结出厦门自1990年到2010年人口与GDP之间的内在规律,提出厦门应当把人口规模控制在800万人,通过实施“提升本岛、跨岛发展”,调整城市建设规划,形成“三足鼎立”的城市格局,真正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在《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研究》中提出福建自贸试验区应当以“一区两标、各自规范、相互借鉴、逐步融合”创新闽台融合模式;在《建设绿色生态影视城,加快发展厦门影视业》课题中提出利用厦门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建设“拍摄+旅游+种植+休闲”全产业链的影视城,加快发展影视产业的基本思路和规划,这些观点得到省市区领导的肯定。

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和活化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和活化、城市功能策划和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主持编撰《厦门简史》,梳理出“古同安、今厦门”的历史文化脉络,为厦门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佐证,并编制申报文本;完成《厦门市嘉庚风格标准研究》《传统嘉庚风格建筑风貌特色研究》《现代嘉庚风格的创新与发展研究》和《新嘉庚风格建筑设计与管理指引》等基础研究,在《弘扬嘉庚精神,建设中国最美侨乡》课题研究中,提出集美应当成为弘扬“嘉庚精神、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和学村文化”示范区;结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机,以《重塑历史地标 再现古城雄风》为题,向市政府提出泉州古城保护和活化策略,进一步发掘历史文化古城资源,促进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些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和采纳。

新能源技术应用和推广研究中心致力于新能源技术在工程机械和矿山机械的应用与推广研究,针对刚刚兴起的氢能源的应用提出《关于加快我省氢能产业发展的建议》,受到省领导关注;针对车载成本过高,影响无人驾驶系统推广,提出“利用路车结合,简化车载设备,降低制造成本,加快推广BRT无人驾驶系统和街巷无人扫地系统”的建议,得到企业的重视和采纳。

城市综合公共交通系统研究中心以研究机器学习、推荐系统、交通大数据等为主要方向。先后主持《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后公交线网优化》课题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为厦门市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前后的沿线公交线路调整提供了依据,目前已在20多条常规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上获得了实际应用。同时项目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有效促进乘客出行选择轨道交通,改善厦门市路面交通的拥堵状况,引导市民“绿色出行、公交优先、轨道最先”。

咨询服务团队经验丰富

研究院的咨询服务团队与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密切联系,在服务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拓展服务市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服务社会为己任,部分课题均以公益课题形式免费服务社会,部分研究成果以专题报告提供各级领导参阅。

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在资料编纂及图书出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且取得重要成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编纂《闽南金三角城市发展丛书》和《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概况》等。为配合厦门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组织编撰了《厦门简史》,78万字,2021年中出版。本书以时间为序,全书共八章,重新调整厦门城市历史研究的思路,提出厦门城市的历史是同安历史的延伸,以“大厦门”视角,紧抓“古同安、今厦门”的历史脉络,指出厦门的历史并不是从厦门岛起步,而是起源于同安县,是古老的同安孕育了今天的厦门,并选择重要节点和事件进行论述,是一本了解厦门全域千年历史的工具书。《厦门简史》的出版为进一步完善厦门历史建筑、文物、历史文化街区等保护规划,构建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对于切实保护厦门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城市文化提升、延续历史文脉有着重要意义,填补了厦门史书空白。

研究院促成华侨大学与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厦门国贸集团、咪咕动漫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共建研究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和培养人才等方面开展合作,促进华侨大学进一步融入厦门、建设厦门、服务厦门的战略,将进一步促进和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层次和水平,将带动学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2012年,研究院联合厦门国资委、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创办“厦门市国有企业青年企业家MBA班”,面向厦门市国有企业中层青年管理干部招生,旨在打造未来的企业家,共招收8届近400名学员。

设专项基金

开展大量公益活动 得到社会认可

华侨大学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专项基金是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由华侨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和领导,并由专项基金理事会管理和运作。按照基金会章程的规定,积极向社会各界募集专项基金,支持和参与研究院政策咨询、学术和重点课题的研究活动,举办高级论坛、讲座,组织有关人员调研、考察和培训。十年来,专项基金理事会开展了大量的公益活动,资助一批公益课题研究,设立研究院在读研究生奖助学金,创办了“闽南金三角发展论坛”等,均取得较好的成效,得到社会的认可。

组织编纂资助出版 赞助征文摄影活动

专项基金理事会组织资料性工具书编纂和资助出版,《闽南金三角城市发展概览》是国内首部系统介绍闽南金三角城市群基本概况的综合性工具书,一共五册360万字,由总论篇、城市建设篇、经济建设篇、文化建设篇、社会建设篇五册组成,由华侨大学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院牵头编纂和出版,华侨大学教育基金会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专项基金理事会支持和资助,并免费赠送各级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这套丛书的编纂也颇有特色,编纂人员以退休老同志为主,部分在职干部和华侨大学师生参与,有数百人之多。该书打破以往有关厦漳泉城市发展资料囿于某个城市的记述的“单打一”模式,为广大读者查询和检索有关厦漳泉各城市情况提供便捷的途径。《闽南金三角城市发展概览》作为华侨大学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纳入了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

针对当前乡土教材编撰困难,理事会赞助特邀研究员郑维馥先生出版《精灵的快闪-闽南金三角常见鸟类概览》,该书系统介绍闽南金三角区域丰富的鸟类资源,寓教于乐。精选的鸟类图片不仅仅可以作为鉴别参考,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并作为非卖品赠送闽南地区的中小学。

资助《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概况》出版,该书采用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合作编纂的形式,形成政府-高校-学者通力合作,确保该书在4年内编纂出版,全书203万字,分为上中下三册,详尽地介绍了闽西南五个城市的发展概况。该书免费赠送各级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问世以来受到各界广泛好评。

赞助特邀研究员、华侨大学原校长丘进教授出版《学术文集:历史 侨务 政治》,该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总结了作者的职业和学术生涯,涉及华侨移民史,海外华文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剖析海外华商经济的现状和问题,从理论上分析当前侨务工作的特点,并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建议。

还赞助为纪念华侨大学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院和华侨大学教育基金会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专项基金成立十周年出版的专著《闪光的余晖》;支持厦门山东南下干部历史研究会在厦门日报发起的“我的父亲母亲”征文活动;赞助厦门、漳州、泉州三市总工会举办的历史风貌建筑和宗教文化建筑摄影活动。

多形式考察调研 提供专项咨询服务

专项基金理事会组织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考察调研,积极为社会提供专项咨询服务活动,先后对象屿农产、象道物流、金龙汽车海外市场、影视产业基地等项目进行专门咨询和方案策划;先后向各级有关部门提交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方案专项研究报告、高崎机场搬迁后的再利用研究报告,以及厦金大桥建设方案比选、厦门天马微电子TFT项目投资、利用地铁建设开发湖里中心市区、晋江三创园开发策略等项目提供建议意见和方案。

通过理事会和研究院的积极沟通协调,促成华侨大学与集美区教育局、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华侨大学集美附属学校。

研究院和理事会即将开始新的十年,相关方面表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希望各方继续全力支持研究院和理事会的发展,我们期待更加美好的未来,实现新的目标,齐心协力,共创辉煌。

原文链接:https://epaper.xmnn.cn/xmrb/20220601/202206/t20220601_5498119.htm


(编辑:蔡君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