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中国文化之旅”冬令营行前培训课程分别在厦门校区和泉州校区展开,通识教育学院教师赵威、赖晓飞、刘颖、张超和张博锋根据不同的研习考察事项,分别为东北文化Ⅰ、东北文化Ⅱ、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和燕赵文化5个研习营的营员们讲述中华大地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特色文化,有效调动了冬令营营员们的研习兴趣和积极性,预热了“中国文化之旅”冬令营的研习氛围。 

    赵威先从辽阔的中国版图上点出东北在中华大地上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以东北的历史文化建筑遗址为切入点,系统讲述了东北抗战史、东北工业发展史和极具东北特色的民族文化,浓厚的东北文化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

    赖晓飞则以东北历史上的两次社会大转变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东北民族融合史和革命抗战史。她引用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视察黑龙江时的重要讲话——“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勉励全体营员在研习过程中深刻领悟什么是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细细品味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刘颖以齐鲁文化的特点入手,带领同学们初步了解齐鲁大地融合多样、儒道互补的文化底蕴雏形,再细细描绘泰山、黄河对齐鲁文化形成的重要意义,最后着重讲解了儒家圣贤孔子及其博大精深的儒家传统思想,以“一山、一水、一圣人”为结尾,带领同学们神游宽广的齐鲁大地。

    张超则引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指出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感受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并通过讲解中原大地多项世界文化遗产,一展中原大地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并以中原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为切入点,循循引导同学们感悟和领悟中原文化,投身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的实践中去。

    张博锋以北京的胡同、黄包车等蕴含浓郁历史特色的研习点开篇,激发了同学们的课堂兴趣,再以北京的故宫、国子监、天安门和河北的西柏坡、雄安新区等研习点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变迁为纽带,对燕赵文化进行解读,帮助同学们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深刻认识到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来之不易,勉励全体营员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共同努力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共享伟大祖国的荣光。

    “听了老师在行前培训课上的讲述,我对亲自前往‘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更加期待了,作为一个流淌中华血脉的人,应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吾辈自强!”来自中国香港的杨瑞琦感慨道。

    来自中国台湾的邱慧芬在课堂讨论环节上表示:“说起中原,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炎帝与黄帝,身为炎黄子孙,中原大地为什么不能是我寻根之旅的首选呢?并且,张超老师一番精彩的讲解让我热血沸腾,更是让我对这次的中原文化之旅充满期待!”

    来自中国香港的崔静雯在课程结束后兴奋地表示:“齐鲁文化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凝聚力和生命力来自其基本精神。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如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等,都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据悉,2019年1月,学校启动以“弘扬中华文化,培育家国情怀”为主题的港澳台侨学生国情教育年活动,按照“统一部署、协同推进、分类实施、融合发展”的原则,逐步构建求知、养情、锻意、笃行的“知情意行”融合发展的国情教育体系,引导港澳台侨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港澳台侨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坚定的爱国者和文化使者。

    行前培训课程旨在增进营员对研习路线和研习内容的了解,引导营员树立问题意识,把问题带到研习过程中去,切实提升国情教育研习活动的实效性。

课程现场

课堂小组谈论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