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QU News

华大新闻

华大新闻

 

刘接卿在《药用植物学》课上教学生认识植物

  华侨大学生物医学学院/医学院教师刘接卿的课堂总是充满欢乐的。尽管是个“教学新兵”,但其新颖的课程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他的课,喜欢他。他也获评华侨大学2016-2018学年“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称号。
  源于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敬畏和向往,2015年初,刘接卿放弃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优厚待遇,来到华大成为一名教师。在从教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走进刘接卿的《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课堂里,“一站到底”寓教于乐的模式令人眼前一亮——这是一个模仿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设计的教学游戏。每一章节,刘接卿会让全班学生一起站起来回答这门课程之前讲过的知识点,回答错了就坐回座位。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游戏中还设置了复活赛,让过早坐下的学生有机会又参与进来,从而决出站到最后的胜利者。“因为这门课程理论性很强,如果完全按教材授课可能会很深奥和枯燥,所以我就思考并尝试这种让学生都能参与的模式,让他们体会到上课的快乐。”刘接卿告诉记者。
  2015级药学专业的刘蒲就曾经在这个游戏中站到最后,并得到刘接卿自己出资买的小礼物作为奖励。她说,“与传统的做题模式相比,‘一站到底’的模式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以及我们的积极性,并带来紧张感与挑战性,也激励了不少同学更加认真学习这门课。”
  刘接卿教授的《药用植物学》课程,上课地点有时却不在教室中。原来,刘接卿经常利用自己周末休息的时间去户外踩点,确认条件合适、环境安全等之后,他会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教学,让他们亲身体验、了解有药用价值的植物长什么样子。刘接卿认为,这门课最重要的就是要到野外去实践。在观察了各种植物的特点后,刘接卿还要求学生做一份展示文档,将自己所学的和实际中观察到的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实践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在这门课上,同为2015级的董卓娅就由此认识并熟记了很多药用植物,例如睡莲、积雪草、白兰花等。“刘老师在开课时给每个人布置了不同的任务——在校园里寻找某几种植物并写出特征、药用价值等,感觉亲眼看到并思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知识。”她说。
  而在《天然药物化学》这门课上,刘接卿设计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结构框架。他说,“各类天然产物要学习的板块都差不多,如果每一种都按同一样方式来讲未免有些乏味,学生的接受度也不高。”因此,他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组就一类天然产物中的一种进行研究分析,利用总论中所学的提取、分离、鉴定等方法,结合自己所查的资料,整理成自己的“课件”,讲给同学们听,刘接卿对讲解进行提问和评分,最后由他自己补充学生没有讲到的内容。
  “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要讲给同学听首先要自己搞清楚搞透彻,这样的学习方式使我们对所学的内容印象十分深刻。”上过这门课的2015级学生李俊霞如此表示。
  课程内容新颖,教学方式多样化的背后,是刘接卿备课花费的大量时间和心思。“每年的课件,我都会更新,甚至推翻重做。”刘接卿告诉记者,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接受过程中有困难,他便会思考原因,将授课的整体思路重新设计,并重新制作课件。
  不仅如此,刘接卿如今每年承担的本科教学量都在200多学时,远超学院平均教学量。他坦言“确实蛮累的”,支撑刘接卿一路走下来的,是他对教学的热爱,他说,“只要一想到我的付出可以让这些孩子们多一点成长,也就不觉得累了。”
  每天晚上,刘接卿总是在办公室或者实验室呆到很晚。原来,他经常利用下班时间指导学生科创项目。而在这方面,他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项目课题我都不会给学生定,我只给学生大的方向,让他们思考然后跟我讨论确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查阅文件、阅读文献、科研思维,甚至英语能力都能有显著提高。虽然往往要花费大半年时间在前期工作上,但刘接卿认为这是值得的。近三年,他指导的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多次获得立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项、校级1项,项目获华侨大学第二十五届“挑战杯”三等奖。“遇到‘老接’之前,从来没想过在实验室能待出‘家’的感觉,也没见过一个老师能对学生好到这种程度。”该院2017届毕业生黄靖淇说。
  如今,面对荣誉,刘接卿谦虚地说:“我还只是个教学新兵,还有很多要提高的地方。”

    (原载2018年12月18日《华侨大学报》第二版)

(值班编辑:张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