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QU News

华大新闻

华大新闻

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共同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活动2020年10月中旬揭晓,我校机电学院2016级本科生赖伟通作为内地高校唯一台湾学生,亦是福建省高校唯一大学生获此殊荣,实现我校境外生在此项目上零的突破。

2016年进入机电学院就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以来,赖伟通已获得福建省大学生机械创新竞赛二等奖、“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荣誉,并获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020年经推荐免试攻读我校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赖伟通的成长进步是机电学院境外生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院秉承“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宗旨,制定港澳台侨及外国留学生帮扶方案,实行境外生导师制等,通过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促进境内外学生的融合与成长。

以科创促实践,共燃智慧火花

代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最高水平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2020年11月下旬举行,机电学院取得历史最佳成绩:学生团队作品《称心如“椅”——基于变胞机构的多功能坐便椅》获全国一等奖,另有3件作品获得全国二等奖。

多年来,机电学院不断深化科创育人体系,从学科特色出发,形成了创新、创业两大赛事体系,建立了专家领导的创新创业工作委员会、专业老师引领的竞赛指导组和以学生科创组织为主体的专业推进团队。五年来,学院在全校科技创新工作中走在最前列——获“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三大赛国家级奖项13项、省部级奖项26项,三大赛获奖数量均位居全校第一,并连续六年入围“挑战杯”“创青春”国赛,连续三年入围“互联网+”国赛,今年又实现学校在“互联网+”省赛的金奖零突破。

学院境外生也在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大学生方程式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安哥拉留学生方友俊、何朋达,中国香港学生丁柏雄、中国澳门学生苏健新等加入承志车队,经过大赛磨炼极大地提升了自身工程实践能力。“在承志车队我不仅学到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很开心有这样的经历。”方友俊说。

以互助促学业,共攀知识高峰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机电学院秉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共同进步的精神,让境内外学生结成合作伙伴,既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养,也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院结合境外生在学习上面临较大困难的现状,建立“学院牵头,专业教师与学生党员参与”的帮扶体系,采取“党员学业帮扶”及“本科境外生导师制”等一系列举措,关心境外生成长。其中“本科境外生导师制”聘请学院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导师通过定期与所指导学生见面交流,实现以人格力量帮助境外生“修德”、以专业能力帮助境外生“立才”,从而使境外生“德才”兼备。

学生党员辅导境外生学习

三年来,从教师代表蒋少茵到原院长张认成,学院各类专业教师主动对境外生进行辅导答疑;从积极分子到学生党员,同窗同学从开始时的学业帮扶发展到与境外生在科技创新、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交流。在学院的帮扶体系下,境外生进步显著,其中2017级中国澳门学生黄俊贤在学习态度上发生明显转变,由之前被动学习到后来开始主动联系老师进行答疑,2016级境外生的如期毕业率更达87%,居全校前列。

“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知道了如何学习,如何做笔记,收获很多,我衷心感谢他们。”来自安哥拉的留学生何朋达如是说。

以文化促交流,共寻历史脉络

在建校60周年之际,机电学院境外学子发挥专业优势,利用数控铣削做出了具有专业特色和校庆特点的“十二生肖浮雕”,并在建校60周年机械学科建设成果展上展示。

多元机电,文化融合。学院坚持以弘扬传统文化、感悟红色精神作为开展文化活动的核心要义,不断探索多元文化体系。比如开展“俱往矣,寻中华故事”中国记忆故事采集活动、“访中华之传统,探华夏之文明”等文化体验活动,将理论知识与文化体验相结合,让境外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感受课本之外的中华文化魅力。

学院还组织港澳台侨学生走进红色圣地古田镇溪背村,参观永春横口乡红军旧址、党内政治生活体验馆,参观长汀瞿秋白纪念馆、苏维埃政府旧址等,追寻红色遗迹、铭记历史渊源,感受坚定信仰、追求真理的力量。机电学院陈港著,是学校第一批以中国香港学生身份加入国旗护卫队的学生之一。他说:“身着军装,肩负使命,在迈向国旗的一步步之中,心里想的是对伟大祖国的敬畏之情和内心油然而起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国旗升起,随风飘扬,作为国旗护卫队的一员,我感到无比自豪!”

以合作促双赢,服务“一带一路”和福建高质量发展

2020年11月初,由中国人工智能协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和我校联合承办的第七届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NCIM’2020)在厦门召开。作为分会场之一,“东南亚智能制造领域科技与政策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研讨会”邀请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缅甸、菲律宾等国家的专家作线上报告。

机电学院以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为牵引,推动学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产出,服务福建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需求。除承办学术会议推动与东南亚国家的科技研发、技术转移、民心相通外,学院还承担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福建研究院咨询研究项目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建设项目,走访了福建省内100余家制造企业,赴泰国、缅甸、老挝、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专题调研,组织国内外制造企业线上座谈会20余次,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华大力量。

此外,学院长期致力于积极推动行业进步,围绕石材、光电、工程机械等支柱产业需求,先后开展多维多层次的行业培训,加强了行业间的交流,尤其为福建相关企业寻求技术支持提供精准的对接信息,全力服务于福建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

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多年来,机电学院培养了一批创新型、重实践、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来自中国香港的1989届校友葛欢庆,毕业后坚持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创新发展,其创办的高新技术集团企业是国内工业自动化设备领域的领先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1995级马来西亚校友苏耀原,在校期间作为主办人之一开创了二十四节令鼓队、文化展、美食展等校园品牌活动,2008年又创立了马来西亚校友会,在中马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聚力兴侨,励志名校。机电学院表示,将继续发挥智力优势,积极作为,为新时代学院发展搭建更高层次平台,有力推进“侨校+名校”发展战略的落实,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福建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培养更多人才、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张罗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