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QU News

华大新闻

华大新闻

10月21日,华侨大学2021年“校长有约”之学生社团联合会、学生艺术团座谈会举行。校长吴剑平与同学们围绕“美育与艺术教育”主题进行面对面交流。学生处、校团委负责人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上,学生社团联合会负责同学赵沛、学生艺术团负责同学林心雨介绍了社联和艺术团基本情况,美育与艺术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工作思考和设想。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社团的境内外同学畅谈对美育、艺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从选择文化艺术类专业或参加相关社团的初衷、美育和艺术教育对能力素质培养及未来发展的积极影响、国内外学校艺术教育的异同等话题与吴剑平进行了对话交流。

“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大美育普及力度,吸引更多非艺术类同学参与其中;增设更多音乐舞蹈类选修课,除安排专业教师授课外,尝试让艺术专业同学担任‘小老师’,既促进艺术专业同学水平的提升,又能增进朋辈交流。”来自中国香港的研究生游文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得到大家赞许。

参加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伟大征程》的音乐舞蹈学院两位同学江明阳和王业为,分享了参加集训、演出的收获与感动。江明阳表示:“排练虽然很辛苦,但每当面临困难的时候,都能感受到内心迸发出一种力量,支撑自己坚持下去。每次排练《怒吼吧,黄河》都是怀着激动的情绪唱到喉咙沙哑,那是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感。美育可以深化人的精神,也使表演者首先受到感染和教育。”王业为也表示:“当站到舞台的那一刻,感觉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受疫情影响,二十四节令鼓队开展活动困难,和国内外高校交流机会也少了,希望疫情稳定后可以与其他学校加强交流。”鼓队负责同学蒋琳琳畅谈了鼓队队员们的美好期待。

“艺术类专业学生比较关注就业前景问题,音乐舞蹈专业性强、就业面窄、社会上的岗位又很有限,大部分同学还是很难做到理想与面包兼得。”音舞学院邓亚茹同学表达了对就业和发展前景的疑虑。

华文学院巴基斯坦华裔留学生王瑞泽抒发了对舞蹈艺术和中华文化的强烈热爱。他说:“来中国前,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有限。来了华大后,我真正感受到了多元艺术文化的魅力。感谢华大提供的广阔舞台,让我享受艺术,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希望老师帮助交谊舞协会聘请专业指导老师、开放更多练舞室和活动场地。”

……

吴剑平感谢同学们对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作出的贡献,肯定了同学们为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发挥的带动、骨干和示范作用,并分享了自己对美育和艺术教育的理解与体会。

他强调,“美育是审美的教育,培养我们鉴别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带给别人美的享受和积极向上的力量。美无处不在,不只体现在艺术形式中,也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美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审美能力,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是主要途径。学校加强美育和艺术教育,要发挥学生团体的重要作用,吸引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其中,去亲自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吴剑平指出,“从培养人的角度看,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学理工科的同学要增强人文和艺术修养,学文科的同学要提升科学素养。建设美丽中国、追求美好生活,需要提高每名社会成员的审美素养和审美情趣,这也为艺术创作、艺术教育、艺术实践的大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他鼓励大家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要坚定信心,不放弃理想,即便暂时遇到挫折,也不要轻易放弃对艺术、对美的追求。

他希望从事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师生,无论是从事专业还是业余的艺术创作、实践和教育,都要处理好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创作者与观众、业余与专业、特色与一般的关系。“要坚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艺术。要推动中华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发展,增添时代活力。艺术创作要以群众为根基、为普通老百姓服务,才有生命力和吸引力。”他鼓励大家走到普通同学中间,到学院、学生组织、班级中去开展艺术实践、艺术创作、艺术普及。

根据同学们的问题和建议,吴剑平最后表示,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是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师生服务,更好地将艺术活动与同学们的需求结合起来;二是抓住关键环节,提高课程水平,加强艺术实践;三是完善评价改革,让社团活动得到更多认可;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推动专兼结合,发挥好社团的组织作用、社团成员的骨干作用、艺术专业“小老师”的指导作用。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2021年秋季学期第二场“校长有约”,旨在了解同学们对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的意见建议,倾听同学们的心声和需求,更好地为境内外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服务,激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和艺术教育发展,在传承传播中华文化的道路上绽放青春光彩。

吴剑平“校长有约”与境内外同学交流“美育与艺术教育”问题




(编辑:张罗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