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广播电视学1班“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班会在线举行,邀请中新社和人民日报的两位记者与师生们分享他们在香港及湖北参与一线抗疫报道的经验、观察与感受,并邀请参与香港防疫志愿工作的华大学子分享体会与心得,共同思考探讨新闻记者在灾难传播中的使命与角色以及作为一名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新闻记者在灾难传播中的使命与角色 

    班会上,中新社香港分社采访部副主任刘辰瑶以“不在暴风眼的坚守:中新社香港分社抗疫纪实”为主题,分享了中新社香港分社在此次疫情中的新闻策划与报道实务。她表示,中新社作为国家级主流媒体,一方面要把中国发生的事情传播至海外,而驻海外各站的记者,也要把海外的真实情况反馈回中国。同时,在香港更祈盼通过新闻报道,为“一国两制”发声、为特区政府发声、为爱国爱港人士发声,也向香港同胞传播正能量。刘辰瑶认为,记者就像搬运工,将前线发生的真实事件搬运给那些无法接触到一线情况的人,搬运给那些对疫情有误解与恐惧的人,记者要用手中的笔,一笔一划一字一句记录下这段历史。

中新社香港分社采访部副主任刘辰瑶作主题分享

    《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记者韩鑫以“走进新闻现场,看见疫情中的人”为题,与同学们分享了他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媒体报道经历。他自2月14日主动请缨奔赴武汉采访,整整工作了65天。他亲历了社区、医院和商超等不同的抗疫战线,用聆听传递慰藉,用新闻反映事实,为疫情中的人们带去情感支持与心理帮助。当回忆采访因新冠肺炎去世的年轻医师夏思思的事迹时,韩鑫难掩悲伤的情绪,而这些故事也深深打动了隔着屏幕的同学们。韩鑫认为,作为新闻记者,要避免情绪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在落笔前先将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再去做从容的表达与真实的记录。他十分感恩与珍惜这段经历,认为记者在采访报道新闻时,新闻也造就了记者,采访中所获取到的每一种品格,也都在反向地塑造他自己。

人民日报记者韩鑫作主题分享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记者?在本科阶段可以做哪些准备?……两位嘉宾并与同学们互动对话。刘辰瑶认为,记者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职业,特别是在融媒体时代,学生要多学各方面技能,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多读不同方面的书籍,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多面体”,做好进入这一平台的准备。韩鑫则向同学们推荐了《王国与权力》一书,他认为,记者像是一个会客厅,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养,更重要的则是要保持好奇心,需要一些“不安分”的因素来支撑自己前行。

    在班主任孙祎妮看来,新闻记者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如实记录,刘辰瑶与韩鑫两位老师就是典范。此次疫情报道中,我国媒体除了宏大叙事之外,也比过去更加关注疫情中的个人叙事,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与历史的尊重。 

共抗疫情,华大青年学子勇担当

    疫情发生以来,华大的境内外学子以实际行动,通过各种方式为抗疫贡献青春力量。其中,土木工程学院香港同学陈锦钊等发起成立了华大香港抗疫青年小分队,他们为香港的弱势群体分发了口罩和消毒用品等。本班的香港同学曾莹也参与其中。当天,陈锦钊、曾莹受邀分享了志愿活动的经历以及体会等。

曾莹与陈锦钊分享防疫志愿活动经历

    曾莹说,当她看到那些没有能力购买到防疫物资的独居老人或露宿者时,感到阵阵心疼,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温暖他们。除了给弱势群体分发防疫物资外,曾莹与她的伙伴们还会耐心地教他们如何使用口罩,避免戴反。曾莹感受到陌生人之间因为善意而逐渐消除壁垒的这份温暖与愉悦,并认为这就是志愿活动的意义所在。

    同学们都十分好奇,在“一罩难求”的时期,团队是如何募集到这些珍贵物资的?陈锦钊表示,物资的获取渠道借助了华大香港校友会的帮助,而在资金方面则是预支了自己获得学校“公益之星”的奖金来采购物资。他并分享了与抗疫青年小队的下一步计划,先是希望团队的成员身体力行,向身边的人普及疫情知识,开学后将第一时间协助学校做好开学的防疫工作,之后也会找机会参与厦门当地的志愿工作。

班长钱晓云同学设计的班会主海报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班会的前期策划、视觉设计、推广宣传与后期新闻稿撰写等,均由班级的同学独立完成。“希望能以学生为中心,创新课堂思政工作的方式,通过这些润物细无声的叙事,完成对学生的价值培养、能力塑造与知识传授。”班主任孙祎妮表示。